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濟南報道
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已邁入第五個年頭。
走過了真抓實干、接續奮斗的五年,現如今,山東糧食總產突破1100億斤,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率先過萬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達6029.03億元,同比增長7.5%,穩居全國首位;農產品出口額達1238.4億元,占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22.7%,連續23年領跑全國;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81%;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8.4%和49%;251.6萬省標以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近60萬灘區群眾圓了安居夢;獲得國務院2021年度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成效明顯的激勵省份。
截至目前,對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確定的22項指標,可量化的18項指標中,山東有16項提前達到或超過全國2022年目標。全省涌現了一大批“點、線、面”“縣、鄉、村”“企業、園區、基地”,以不同層級典型為代表的“齊魯樣板群”。

五年來,山東堅定扛起農業大省責任,大膽探索、積極實踐,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健康有序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山東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三農”工作,既立起高線又守好底線、既分類推進又全面提升、既突出鄉村又統籌城鄉、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促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立足本地實際,山東建立完善鄉村振興政策體系,堅持省負總責、市抓推進、縣鄉抓落實,創新提升“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綜合實力提升。2020年山東成為全國首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過萬億元的省份,2021年達到11468億元。
特別是過去的這兩年,山東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守住耕地和生態保護兩條紅線、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重點念好“穩、特、融”三字經,穩定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穩產保供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2021年,山東生產了全國8.5%的糧食、9.8%的肉蛋奶、11.2%的蔬菜和12.8%的水產品,為確!岸死沃袊埻搿必暙I了山東智慧與力量。
鄉村治,百姓安,國家穩。下一個五年,山東將堅定不移在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上闖新路走在前、堅定不移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上闖新路走在前、堅定不移在增添農業農村發展動能上闖新路走在前,奮力開創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新局面,讓生活在齊魯大地上的百姓生活更加幸福、日子越過越紅火。